——新疆阿克蘇 曹亞雄
來自新疆阿克蘇的曹亞雄局長介紹了阿克蘇地區的紡織服裝發展及政策規劃。作為新疆紡織服裝產業 “三城七園一中心” 布局的首城,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憑借扎實的產業基礎、完善的產業鏈條、優越的區位優勢及有力的政策支撐,已發展成為全疆紡織服裝產業規模最大、鏈條最全、生態最優的園區,正以 “制造 + 金融 + 貿易 + 物流” 全要素產業生態,引領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
產業規模領跑全疆,鏈條協同效應凸顯
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目前已入駐各類企業 350 家,年產值達 220 億元,在紡紗、織造、印染及家紡服裝等核心環節形成顯著規模優勢 —— 紡紗規模 400 萬錠,織機 1.5 萬臺,印染 7.8 萬噸,家紡服裝 4000 萬件(套)。華孚時尚、萬舟控股、雅戈爾、聯發紡織等一批龍頭企業的落地,更推動園區形成紡織服裝、裝備制造產業集群,實現從上游紡紗到下游終端產品的全鏈條覆蓋。
這一產業優勢的形成,離不開阿克蘇地區堅實的棉紡產業根基。作為全疆紗錠規模最大的地區,阿克蘇紗錠規模達 750 萬錠,各類織機近 3 萬臺,約占全疆織機總量的 50%,純棉坯布產能占比超 70%。而新疆整體棉紡產業的強勁支撐更為園區發展注入底氣:全疆紡錠總規模 2910 萬錠,純棉紗產量 180 萬噸,長絨棉產量占全國 90% 以上,為紡織產業提供了穩定優質的原料保障。
區位與基建雙重賦能,物流網絡四通八達
交通區位是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園區地處南疆經濟發展核心區,國道 314 線、南疆鐵路橫穿園區,作為阿克蘇市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的主要支撐,配備鐵路專用線,與別迭里口岸互聯互通,物流港內海關監管庫更是該口岸出口貨物集中查驗中心。目前,園區每周開行至華東、華南的圖定班列,是南疆唯一的紡織品鐵路運輸集結點及新疆中歐班列重要集結點,為貨物快速流通提供高效保障。
在基礎設施方面,園區保障能力全面過硬。2×35 萬千瓦熱電機組、10 萬噸 / 日污水處理能力、8 座變電站及覆蓋 37 平方公里的供排水、蒸汽、天然氣管道,為企業生產提供穩定要素支持。同時,1.5 萬余套職工保障住房及配套的商品住宅小區、學校、醫院,讓員工在住房、教育、醫療等方面享受城市級社會保障服務。
政策與人才雙向加持,發展動能持續增強
政策扶持體系為園區發展保駕護航。從自治區層面的《自治區棉花及紡織服裝產業政策措施》(16 號文件)《進一步完善新疆紡織服裝產業政策加快延鏈補鏈強鏈九條政策措施》(26 號文件),到園區自身的廠房租金補貼、供應鏈金融支持、電費補貼、出疆運費補貼等,多維度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按照規劃,到 2028 年全疆棉花及紡織服裝產業全產業鏈產值將超 3000 億元,棉花就地轉化率達 45%,政策紅利持續釋放。
人力資源與智力支撐同樣堅實。阿克蘇地區內新疆理工大學、塔里木大學等院校,以及園區內新疆智能裝備研究院、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研究中心(與新疆大學合作),為產業提供科技研發與成果轉化支持。阿克蘇技師學院每年培養近 4000 名紡織服裝、機電一體化等專業人才,有效滿足企業用工需求。
聚焦全鏈招商,續寫產業發展新篇
依托現有產業基礎,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正重點圍繞混紡、織造、印染、紡織纖維制造等領域開展招商,著力引進全產業鏈項目,進一步完善 “煉化紡一體” 產業鏈,推動產業向高附加值終端領域延伸。
當前,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已成為新疆棉紡產業 “成本最優、質量最好” 發展理念的踐行者,隨著國有企業加大投資(如新投集團 1000 萬錠項目),園區將持續強化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水平,為新疆棉花和紡織服裝產業全鏈條發展貢獻更大力量。